当前位置:首页资源共享抗击新冠肺炎

明天起,屏蔽“新冠肺炎”!

抗击新冠肺炎 屏蔽 新冠肺炎 0 11934

(一)

      这个非同凡响的庚子鼠年春节猫在“洞”里过去了。一切都是最合理的安排,微信、各种客户端和还能运作的物流体系,让大家“闭关”也不至于寂寞,生活质量也没降低多少,大部分人涨体重的同时也涨了知识。一场大疫同时也是一次旷世的生命科学科普运动,现在大众都知道了“RNA病毒”、“R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细胞因子风暴”等医学专业名词,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为什么要把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叫成“冠状病毒”。还有,也第一次听说了“专家”也分等级,最牛等级的有个“高级别专家”的专有名词。


QQ截图20200224210926.png


       事情总有它的两面性,也许这些是积极的方面,让人们主动去接受自然科学知识、学会敬畏自然,改变一些生活方式。但是,代价也是太大了一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没了,一个个家庭破碎了……;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虽说要并重,但“保命”毕竟是本能,已经都是“二月二,龙抬头”了,很多单位的运转还处在低效甚至几乎无效状态。不时,还有一些让人不安的信息,诸如:《抗疫28天:常用抗病毒药临床无效结果出来了,太晚了》;《美国承认新冠疫情即将大爆发……》;《院士背书也没有用,一种药致死、另两种无效?新冠仍无“特效药”》……。不少群里还在为“中医神效还是疾病的自愈”、“美帝阴谋论”等话题争论到爆粗话,群主不得不出来做和事佬或者干脆剔除有的成员,真是让人焦急!

QQ截图20200224210950.png


       也许是学医出身的缘故,比较容易分辨有关新冠肺炎各种信息真伪,更知道如何去防护,所以该做事做事,该出差出差,显得比较从容。鉴于目前现状,结合最近一段时间的所闻所想,通过公司【普唯尔肠道微生态科普平台】,分享一下自己观点,希望:

1)有助于大家客观地去认识这场疫情,克服恐慌情绪,理性地平衡防疫和正常的工作生活;

2)从专业角度探讨一下对新冠肺炎新药研发或治疗的策略。

总之,新冠肺炎仅是有传染性的病毒感染疾病。


第一部分: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感染疾病


01、病原体:和人类伴随共同演化

QQ截图20200224211004.png

       病毒、噬菌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各种微生物、动植物伴随着人类一起演化,相生相克,在同一个星球上保持着动态平衡。人类有文字记录就有“瘟疫”的记载,由于具体时段人类文明程度的不同对其认识和结局不一样后来慢慢认识了致“瘟疫”的病原体,如微生物、寄生虫,而不是什么“瘟神”但无论经历一场什么样的瘟疫,都没有让人类灭绝,动植物也一样,因为人(包括动植物)与病原体的斗争中在相互适应,对病原体逐渐产生的免疫力。文明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很多已知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疫苗预防、药物治疗加上行为的管理能很好的被控制,很少再对人类造成大灾难;对以前未知的传染病也会比较快地通过一系列手段给予一定控制的同时,寻求更好的预防治疗手段,因此,我们曾经很自信!记得20世纪90年代,医学界有一种很主流的观点:传染病将在短期内被消灭,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将从传染病向心脑血管、癌症、糖尿病等疾病转化。的确,疾病谱是在变化,但现实是一些传染病仍是“最重要的人类杀手”,尤其是很多病毒传染病。


02、病毒:一种很脆弱又异常强大的生物


       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生物,大小以纳米计,从十纳米左右到几百纳米不等,形象地比一下:如果人体的大小是一个足球场的面积,那么病毒的大小相当于足球表面的六边形小格大小。病毒仅由核酸(DNA和/或RNA)和蛋白质组成,不具备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能通过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进行复制、繁殖。

    QQ截图20200224211014.png

       病毒虽然没有独立于宿主细胞自我复制的能力,但也可能因此而获得超强的进化、适应能力,现实是病毒的进化速度比地球上任何生物都要快。几乎所有病毒都匪夷所思的拥有适应人类宿主环境的能力,他们可以迅速发生基因突变,甚至彼此交换基因,即自发的基因重组,而获得新的能力,包括破坏力。想象一下:当一个动物或人体同时感染了一种致命性弱但传播力非常强和一种传播力弱但致命性非常强的病毒时,假设发生基因重组,那将出现多种可能性。我曾经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流感病毒的变异比其它病毒更快?也许空气传播比任何传播途径便捷而广泛,让宿主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病毒的几率更高,所以给流感病毒提供了更好的基因交换环境。


        病毒和细菌不一样,细菌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独立在自然界生存和繁殖,人体有大量的共生菌并不致病。病毒独立于宿主细胞时,变成一个无生命的大分子存在,环境合适可以长期存在,并保留有侵袭能力,如碰到对应的受体时,犹如“钥匙和锁”的关系,很快侵袭到宿主细胞繁殖、甚至致病。比如,这次的2019冠状病毒,其刺突和细胞ACE2受体就是“钥匙和锁”的关系。有些病毒的核酸是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呈潜伏性感染,条件合适借助宿主细胞的系统,大量复制、通过一定的途径以“钥匙和锁”模式“精准”侵袭导致传染性疾病。此外,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中的病毒也可以通过细胞融合进行传播,本人曾参与研究一种逆转录病毒,观察到细胞培养瓶中大量细胞融合的现象。


QQ截图20200224211027.png

2019-nCoV在细胞内的电镜观察


       病毒对于宿主(人)来讲是异物,有新的病毒进入宿主进行复制,宿主立即启动天然的免疫反应。病毒对宿主的伤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被侵袭的细胞损伤带来的细胞及其所在的器官功能受损,如肺、肝、心脏、淋巴细胞等;二是细胞损伤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的炎症反应。同时,机体免疫反应的启动,能帮助机体产生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以称为“生物导弹”),特异地结合病毒,阻断进一步的复制、感染细胞并清除病毒。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受侵袭器官功能得到代偿,基本功能影响不大、不威胁生命,那么疾病就得到了自限性痊愈,这是大部分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结局。而感染后痊愈者,就好像打了疫苗一样,病毒一旦再进入人体,人体本身存在的“生物导弹”,通过程序化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在病毒还来不及感染细胞和大量复制时就被清除了!


       当然,一切都在随着实践的深入还有新的发现,病毒和人类一直处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争中。在本次2019新冠肺炎中发现一小部分早期对病毒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患者会出现持续的炎症、急性呼吸窘迫,甚至死亡,而不像大部分患者在炎症反应和病毒清除后痊愈。推测可能存在一种“抗体介导的病毒感染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of Viral Infection,ADE)。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了发现,就会有新的策略!(详见第二部分《对新冠肺炎新药研发或治疗策略的探讨》)


03新冠肺炎:一种病毒感染的全身性疾病


        这次2019新冠肺炎,在很短时间内鉴定出了病原体、找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对病毒在人体中的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了全面的把握,对患者的救治越来越有效、疫情控制越来越有序是现实。

QQ截图20200224211041.png

 

      传染性疾病和其它任何疾病最大的区别是:预防尤其重要,所以要加强对人的行为干预,通过一定的隔离措施切断人和人之间的传播,这是对群体而言。


而对于个体,其实,任何疾病轻症时往往是局部疾病,比如,普通感冒打几个喷嚏就是一种人体的保护措施,不发展了,就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新冠肺炎,很多感染者还是往全身性疾病发展,有的肺部有些不同程度的炎症,全身出现发热等症状,大部分通过支持治疗、休息,恢复了健康。


       作为全身性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在治疗措施方面主要三个方面:一是抗病毒;二是减轻被侵袭器官的损伤和功能支持、恢复;三是预防和控制全身性的细胞因子风暴。如果在没有明确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出来前,也并不可怕,做好后面两项,待机体产生抗体后,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特异性反应清除病毒的。对没有明确抗病毒药的病毒感染疾病,在治疗疾病时,我们还是要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人自身。


04、敬畏自然:以人类角度看世界的同时可以适当以病毒的角度看世界


      病毒是一个已知最小的生物,因为太小、太简单,只能通过借用宿主细胞的系统进行传宗接代,由于个头太小,很容易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每一代病毒的生命周期并不长。病毒在借助宿主细胞复制时,还被经常不得不适应宿主而改变,进化速度特别快,也是因为这种进化,很容易无意中出现对宿主,包括动植物、人类生存威胁特别大的病毒子代。这种危机不是不存在,而是要人类做好提前的预案,人类的研究要跑在自然进化的前面!


      病毒是已知最小的生物,这是我们把DNA和RNA作为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蓝图”基础物质去假设。但引发疯牛病的朊病毒不仅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DNA或RNA,依旧可以生存,并能够传播。

QQ截图20200224211055.png


        因此,对自然,我们还有太多的未知。人,是最强大的生物,但换个角度看又很脆弱,这种脆弱不是源自于任何智能设计的不足,而是因为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我们很难改变一切,但是我们有能力解它,并在这种理解中找到新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改善生活。



特别声明:本栏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请支持购买标准正版授权!如有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找回密码

发送验证码

重置密码

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发送验证码

免费注册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第三方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