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06-25浏览量:55006
一、选择题
1、质量认证的对象不包括( D )。
A 产品 B 过程 C 服务 D 商品 2、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方法有a.偏差;b.相对偏差;c.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标准偏差;f.变异系数,其中使用普遍又较灵敏的是( D )。
A a,b B b,d C c,d D e,f 3、检验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方法是(B )。
A 空白试验 B 回收试验 C 增加测定次数 D 对各种仪器进行校正 4、一组测定结果,有个别值的相对偏差较大,应该( B )。
A 先删去该测定值,再计算平均值 B 先检验,再决定是否剔除
C 计算标准偏差,若小,可以保留 D 计算变异数,若小,可以保留 5、0.756为( C )有效数字。
A 五位 B 四位 C 三位 D 二位
6、pH=2.20的HCl溶液与pH=5.30的HCl溶液,等体积相混,其pH值为( B )。 A 3.75 B 2.50 C 2.20 D 5.30
7、朗白-比耳定律A=εbc,当b为定值,入射光波一定,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浓度C应严格符合直线方程A=KC,
实际测量中,A-C并不严格服从直线关系,其原因是( D )。
A 仪器提供的单色光不纯,ε很难为常数 B 浓度C,由于化学反应,可能发生改变 C 存在其他的吸光物质 D A B C 选项都正确
8、具有相同的( B )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A 核外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质子和中子数 D 中子数
9、下列( B )分子是由非极性共价键构成的。
A HCl B Cl2 C HO D NH 23
10、王水能溶解黄金,是因为( D )。
A 王水溶解能力强 B 王水具有还原性 C 王水的酸性特强 D 形成[AuCl]配位离子而溶解 411、有关水的电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B 水难电离是由于生产了缔合物
-7-14C 25?,1升水有10mol/L水发生电离 D 在25?时,Kw=1.00*10 12、决定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的因素是( D )。
A 缓冲溶液的缓冲对种类 B 溶液的温度
C 外来强碱或强酸的种类 D 缓冲溶液总浓度和缓冲对浓度的比例 13、淀粉的测定,一般加稀酸水解成葡萄糖,用裴林试剂还原糖法测定糖,再乘以( D ) A 0.8 B 0.98 C 0.95 D 0.90
14、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量约为151000,已知该分子中铜的质量分数为0.34%,则平均每个铜蓝蛋白质分子中含铜原子个数为(A )(Ar(Cu)=63.55) A 8个 B 6个 C 4个 D 2个 15、食品中微量砷(As)的测定,应采用( D )分析法
A 化学 B 滴定 C 色谱 D 光度 16、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mol/L HAC溶液,滴定终点的pH值及选择指示剂为( A )
第 1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A pH=8.7,酚酞 B pH=7.0,甲基橙 C pH=9.7,酚酞 D pH=6.2,甲基橙 17、有关沉淀滴定法的限制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生成的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B 生成的沉淀应晶形大且不吸附杂质离子 C 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D 能够用指示剂或其他方法判断滴定终点 18、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KCL,只要测定一个已知浓度的试样,求出K值,就可以进行未知样的测定和计算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进行一组标准系列的测定,绘出工作曲线(或称标准线),然后在曲线上根据未知样的吸光度,查出测定值。这主要原因是(D )。
A 朗白葐榷 B 被测溶液不符合朗白
C 工作曲线绘制后,可以一直使用,省时省力节约 D 分光光度计提供的单色光不纯或其原因引起偏离朗白 19、用pH计测定酱油的有效酸含量时,影响因素是( C )。
A 去酱油试样的体积 B 酱油的颜色 C 测定时的环境温度 D 测定时的环境湿度 20、关于薄层层析法用的吸附剂应符合的条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有一定的吸附力,而且可逆性大,即容易解吸
B、再展开过程中,吸附剂不与欲分离物质和展开剂发生化学反应而改变性质
C、结构均匀,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但纯度要求不高 D、吸附剂的颗粒应具有一定的细度和较大的表面积 、ETDA滴定法测定0.01mol/L金属离子M的可行性条件是( C )。 21
,,,,A lgk?6 B lgk?7 C lgk?8 D lgk?9 mymymymy
22、标定高锰酸钾的基准物是( C )。
A KCrOB KI C NaCOD KbrO 227 224 3
H23、测定溶液P时使用的指示电极是( B )。
A 甘汞电极 B 玻璃电极 C 氢电极 D 铂电极
24、在色谱分析中,其心脏部分是( A )。
A 色谱柱 B 恒温系统 C 检验系统 D 载气与进样系统 25、根据真菌分类,本耳属于( B )。
A 子囊菌纲 B 担子菌纲 C 半知菌纲 D 藻菌纲
26、SS琼脂是( B )培养基。
A 鉴别 B 选择 C 基础 D 特殊
27、血清培养基用流通蒸汽加热灭菌,通常温度不超过100?,应每日( A )灭菌。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28、食品中加入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可抑制酵母和霉菌生长,但pH必须在( D )以下的食品中才有作用。 A 6.5 B 6 C 5 D 4.5
29、下面对基准物的要求 不正确的是( A)。
A 纯度高,99.99%以上(应为99.9%) B 组成和化学式完全相符 C 稳定,不易吸水,不易氧化 D 摩尔质量大
30、在某食品的消化液中加入1-2滴0.5mol/L的SnCl,生成沉淀由白逐渐转灰或黑色,表示有( B )。 2
++++++++ A Pb B Hg C Cu D Mn31、下面对溶液浓度解释不准确的是( A )。
A 体积分数:100ml溶剂(应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毫升数
B 质量分数: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 质量分数: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第 2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D 物质的量: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32、120g/L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B )。(因为NaoH 的摩尔质量为40g/mol) A 1.5mol/L B 3 mol/L C 2 mol/L D 4 mol/L
33、食品中氨基酸的定性检验,加入水合茚三酮呈(A )现象。
A 兰色或紫色 B 红色 C 黄色 D 亮绿色
34、判断某化验员标定的标准溶液四平行测定值是否有效,应看( D )。
A 其测定结果极差与平均值是否大于0.2% B 其测定结果的平均误差是否大于0.1% C 其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是否大于0.1% D 其测定结果极差与平均值之比是否小于0.1% 35、下面各甜味剂主要形状或用途错误的是( D )。
A 糖精钠:白色结晶,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消失,不适用于婴儿食品
B 甜蜜素:白色结晶粉状,对热、光稳定,遇亚硝酸盐的水质产生橡胶味
C 甘草:蛋黄粉末,甜而略苦,高血压症及循环系统障碍人应避免食用
D 麦芽糖醇:无色粉末状与蛋白质氨基酸共热时易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
36、下面各防腐剂的主要性状或用途错误的是( D )。
A 苯甲酸:难溶于水,pH为2.5-4.0时抑菌最小浓度0.05-0.1%
苯甲酸钠:易溶于水,pH值为3.5时0.05%的浓度可完全阻止酵母生长 B
C 山梨酸:酸性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嗜气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
D 丙酸钙娥: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对酵母、霉菌均有作用,宜适用西点生产中 37、酸度计使用时指针不稳,下面的原因分析关系不大的是( A )。
A 搅拌器速度太快 B 电压波动很大 C 预热时间不够 D 电极插子端头污染 38、初步判为志贺氏菌的培养物需挑取三糖铁琼脂上的培养物,做玻片凝集试验,先用(A )血清检查。 A 四种志贺氏菌多价 B A群多价 C B群多价 D C群多价
2+39、二硫腙比色法测Pb含量,Pb与二硫腙生成----色,络合物,于波长-----下比色测定。( A ) A 红,510nm B 黄,440 nm C 蓝,610 nm D 紫色,530 nm
2+40、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测Cu含量,Cu与二乙硫代氨甲酸钠生成( A )色络合物。 A 棕黄 B 红 C 蓝 D 绿
41、致病性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 A )。
A 链激酶 B 尿素酶 C 蛋白酶 D 转氨酶
42、二硫腙比色法测Pb含量,选择测定波长为( B )。
A 540nm B 510nm C 610nm D 440nm
43 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时,采用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 D )。
A 作吸附剂 B 参加反应 C 帮助沉淀 D 脱水
44、饮料总干物质的测定中,加入海砂的作用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 增大受热和蒸发面积 B 防止样品结块 C 起脱水作用 D 加快干燥速度 45、测定水的总硬度,吸取水样50.0 ml,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105mol/LEDTA-2Na标准溶液滴定,耗去4.05 ml,可得此样的总硬度为( D )(以CaCO计,换算系数100.09)。 3
A 85.1mg/L B 8.51 mg/L C 851.3 mg/L D 0.85 mg/L
46、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样品消化时加KSO的作用是( C )。 24
A 起氧化作用 B 起催化作用 C 提高溶液的沸点 D 降低溶液的沸点 47、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蒸馏时,消化液加入过量NaOH后,呈( B )色。
第 3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A 蓝绿 B 蓝黑 C 无 D 白
48、双硫腙光度法测锌含量要求反应酸碱度为( A )。
A pH 4.0-5.5 B pH 7.0-7.2 C pH 8.0-10 D pH 10
49、 EDTA-2Na滴定法测水中的含量选择指示剂为( B )。
A 钙试剂 B 铬黑T C 铬酸钾 D 刚果红
50、钼蓝光度法测磷含量,反应终点颜色为( B )。
A 红色 B 蓝色 C 绿色 D 黄色
51、 GB2760-1996规定人工合成色素混合使用时应根据( B )按比例折算。
A 各自所占比例 B 最大使用量 C 分子量 D 含量
52、硅钼酸盐比色法测偏硅酸时,加( A )溶液,消除磷酸盐的干扰。
A 草酸 B 乙酸 C 草酸铵 D 柠檬酸铵
53、豆奶变质,菌落总数超标是由于工艺中( A )所致。
A 杀菌不彻底 B 容器污染 C 原料污染 D 操作者污染
54、变压器的原、副绕组( A )之比等于它们的匝数之比。
A 电流 B 电阻 C 电功率 D 电压
、下列( C )符号表示三极管。 55
+ A B ` C D ο ο
,56、一个天平光源灯变压器(变压比为35:1)当原绕组接到220V的交流电源上,副绕组接一个6.3V,0.5安的灯泡点亮,则流过原绕组的电流为( B )。
A 17.5安 B 0.0143安 C 0.5安 D 35安
57、147g/L HSO溶液的物质的量C(1/2HSO)浓度是( A )mol/L(HSO的摩尔质量为98gmol/L)。 242424
A 3 B 2 C 1.5 D 4.7
58、下面标准溶液标定选用的基准物质和分子是都是错误的是( A )。
A NaSSO用KCrO (K2Cr2O7才是) B AgNO用NaCl C EDTA用ZnO D NaOH用KHCHO223243844 59、我国于1983年7月27日发布的安全电压国家标准中,对安全电压作了新的规定,规定安全电压的数值为( B )伏。
A 220 B 50 C 36 D 12
60、审核某一检测值是否能采用,通常依据的是(A )。
A 方法的允许误差 B 经验值 C 标准值 D 合同要求
二、判断题
( × )61、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管理与工作制度。
0.882,50.62( × )62、算式中数据都为测定值,其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三位。, 0.5164
( ? )63、回归方程y=a+bx,从统计上讲,只有b值显著地区别于0,确定的相关关系才有意义。 ( ? )64、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所有性质的最小微粒。
( × )65、分子中除了含羟基(应为羧基)外,还含有铜基的化合物叫做酮酸。 ( × )66、沉淀称量法中,洗涤沉淀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混杂在沉淀中的母液和吸附在沉淀表面上的杂质,以及产生共沉淀的其他离子。
第 4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 ? )67、酸碱滴定中,混合指示剂是由一种指示剂与一种惰性染料,或者是由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混合而成。
( × )68、商业无菌室根据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的微生物。 ( ? )69、化学消毒剂 碱类,在水中电离为氢氧离子,其杀菌力与氢氧离子的浓度成正相关。 ( ? )70、标定NaOH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钠,使用前在110-120?。 三、简答题
81、为什么干热灭菌效果比湿热灭菌效果差,
1.湿热蒸汽传热快,穿透性强,使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2.湿热蒸汽存在有潜热,能迅速提高温度
3.蛋白质在含水分多的环境下遇热容易变性凝固
82、为什么干燥的方法可保存食品,
1.干燥能使蛋白质变性和盐类浓缩,从而妨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干燥可使微生物脱水,停止生命活动
四、计算题:
、测定某食品的粗蛋白含量为45.14%、45.30%、45.19%,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 83
X = (45.14%+45.30%+45.19%)/3 = 45.21% 平均
偏差: 45.14%-45.21%=-0.07% ;45.30%-45.21%=0.09%: 45.19%-45.21%=-0.02%
平均偏差=(0.07%+0.09%+0.02%)/3=0.06%
84、用重量法测定某强化铁锌食品中铁的含量,称取样品5.666g得FeO重0.1272g,求该食品中铁的含量。(已23知M(Fe)=55.85 M(O)=16.0)
铁的含量=0.1272/5.666 *55.85/(55.85*2+16*3)*100%=1.57%
Or 55.85*2/(55.85*2+16*3)*0.1272/5.666
第 5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复习题(2)
一、选择题:
1、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应按一定程序进行,下列可以不列入程序的是( D )。 A 收集资料、编制工作方案 B 试验验证,编写标准草案
C 标准审批、发布、实施 D 标准化的管理
2、密度的单位符号为kg/m3,则其名称为( A )。
A 千克每立方米 B 千克/立方米 C 千克?立方米 D 每立方米千克
3、质量认证的对象下面的( A )是正确的。
A 产品、过程、服务 B 服务、商品、过程 C 产品、过程、商品 D 产品、商品、服务
、一组测定值22.38%、22.39%、22.36%、22.40%、22.45%中,在置信度为90%时,22.45%( C )。(已知n=54
时,Q=0.64) 0.90
A 明显偏大,为保持测定值的一致性,应该剔去 B 相对误差过大,应该剔除 C 经过,检验,应保留 D 经过Q检验,应剔除 Q=(22.45%-22.40%)/(22.45%-22.36%)=0.56,Q0.90=0.64 ,故22.45%应保留
5、下列关于准确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B 准确度好,即误差一定小 C 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D 准确度是以相对误差衡量比用绝对误差衡量优越
6、测定某豆饼的蛋白质含量为41.24%、41.27%、41.23%、41.26%,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 C )。 A -0.018% B ?0.018 C 0.018% D 0.01821%
有限测定次数,故分母为n-1
7、在置信度为90%时,某测定结果表示为25.34%?0.03%,则表示( A )。 A 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真值落在(25.31-25.37)%的概率为90% B 有95%的把握,真值落在(25.31-25.37)%的范围内
C 真值落在(25.31-25.37)% 的置信区间内 D 该命题不准确
8、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性质随着(B )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A 电子层数 B 核电荷数 C 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和中子数
9、原子是由( B)和电子构成的。
A 质子、中子 B 原子核 C 原子核、质子、中子 D 分子
第 6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10、由一种正离子跟一定数目的分子或离子所形成的一类复杂离子叫做( A )。 A 配离子(络离子) B 盐 C 阳 D 阴
11、碘酸钾的分子式为( C )。
A KI B KIO C KIO3 D KIO4
12、胶体溶液中的胶体粒子只能透过(D )。
A 半透膜 B 玻璃纸 C 200目滤布 D 滤纸
13、[Cu(NH)](OH)中,配位体是( C )。 342
2+ -2+A CuB OH C NH D [Cu(NH)] 334
14、下列有关溶液pH值论述不正确的是( A )。
A 溶液的pH值范围一定在1-14之间 B pH值可以方便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 +] C pH值越小,即溶液的酸性越大 D pH值等于溶液中[H]的负对数,即pH=—Lg[H
15、杀菌剂福尔马林是( C )的水溶液。
A 乙醇 B 乙醚 C 甲醛 D 甲醇
16、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糖是( A )。
A 麦芽糖 B 蔗糖 C 果糖 D 多糖
1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蛋白质含C、H、O、N等元素 B 蛋白质含C、H、O、N、P、S和Fe、Cu等元素 C 蛋白质平均含N量约为16% D 蛋白质是由大量不同氨基酸缩合成的复杂的有机物
18、从给定的指示剂离解常数判断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pH=4.9指示剂为( )。
-4 -5 A 甲基橙 K=4.0×10 B 溴酚兰K=7.9×10
-10-5C 百里酚酞 K =1.0×10 D 溴甲酚绿K=1.0×10
19、有关银量法中摩尔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铬酸钾为指示剂,且浓度约为5×10-3mol/L B 滴定时溶液的PH为6.5-10.5 C 摩尔法的标准溶液是AgNO3 D 加防止AgCl沉淀吸附Cl-,滴定时要充分振摇
20、下面关于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同离子效应 B 盐效应 C 酸度影响 D 沉淀颗粒大小
21、肺炎双球菌的荚膜由( A )组成。
A 多糖 B 多肽 C 透明质酸酶 D 类脂
第 7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22、细菌对葡萄糖的氧化,是将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后,产生38分子ATP,此过程称作( )呼吸。 A 厌氧 B 需氧 C 发酵 D 兼性厌氧
23、A假设5ml培养基矫正pH至7.4时,用去0.1mol/L NaOH 0.2ml,现有490ml培养基,应加1mol/l NaO,( B )毫升。
, 2.1 B 1.96 C 2.5 D 1.2
24、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是(C )。
A 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D 杀菌
25、噬菌体具有( C )特异性,故可以作为 细菌分型鉴定用。
A 种的 B 属的 C 型的 D 科的
26、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碳源,使柠檬酸盐分解成碳酸盐,pH( B),使培养基由淡绿变深蓝。 A 由碱变酸 B 由酸变碱 C 由酸变中性 D 由碱变中性 27、下面( A )的称量,可采用固定称量法。
A 称取0.2000g ZnO B 称取0.100gNaOH C 称取2.00g HAC D 称取1.00g乙醇 28、下面沉淀操作正确的是( A )。
A 将沉淀上清液尽量先过滤 B 将沉淀充分搅匀后用玻棒过滤
C 将烧杯靠在漏斗边缘上倾斜法过滤 D 将沉淀搅匀后少量多次地倾斜法过滤
29、下面标准溶液标定时选用基准物及分子式都是错误的是( A )。
A NaSSO用KCrO B EDTA用ZnO C NaOH用KHCHO D HCL用无水NaCO2232484423
-30、想初步判断某食品样有无食盐成分(即cl ),溶解后,应选用下面( C )试剂和用具。 A 试管、滴管、NaCl溶液 B 离心管、滴管、硫酸钠
C试管、滴管、硝酸银溶液 D 白色点滴板、滴管、钼酸铵
31、某化验员做灰分测定时天平指针总在慢慢移动,引起称量误差较大,下面的分析检查原因,影响最大的可能是( C )。
A 灰分还未恒重好 B 天平感量有问题 C 坩埚未盖,有吸湿性 D 天平的电光读数系统有问题 32、开启天平时指针总是先向一边偏移后再进入正常摆动,下面可排除的原因是( D )。 A 横梁不水平 B 边刀缝不等 C 某一边盘托太高,使称盘不能及时下降 D 天平横梁重心过高 33、吸光光度计充分预热后,光量器仍调不到100%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C )。
A 比色皿被污染 B比色槽及比色架管腐蚀 C 光电管受潮 D 波长选择不当 34、微量元素As、Pb的测定,若用干灰法处理样品,则温度应取( )。
A 500? B 450? C 550? D 600?
35、食品水分测定,平衡样超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D )。
A 样品处理不均匀 B 烘箱未鼓风,温度不均匀
C 样品冷却时间等条件不一致 D 天平的灵敏度有变动
36、菌落计数时,菌落数在100以内,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 B )有效数字。 A 1位 B 2位 C 3位 D 4位
37、某液体食品作大肠杆菌群检验时,取样总量( )毫升。
A 33.3 B 33 C 3.3 D 0.33
38、霉菌及酵母菌测定时,其计数标准为选择菌落数在15-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菌落总数的( B )乘以稀释倍数。
第 8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A 和 B 平均数 C 最接近15-150的平均菌落数 D 任选一平皿计数
39、某培养物生化试验结果为H2S +,靛基质 -,尿素 -,KCN -,赖氨酸 - ,该培养物可能是( )。 A 大肠杆菌 B 甲型付伤寒沙门氏菌 C 鼠伤寒沙门氏菌 D 志贺氏菌 4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是取1:4新鲜兔血浆0.5ml,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 )小时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汤。
A 6-8 B 8-12 C 16-18 D 24
41、二硫腙比色法测Pb时,选用的掩蔽剂是( )。
A 氰化钾、柠檬酸铵和盐酸羟胺 B EDTA和盐酸羟胺 C Na2S2O3 D EDTA和Na2S2O3 42、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测Cu时,加入EDTA和柠檬酸铵的作用是掩蔽( )的干扰。 A Fe2+ B Fe3+ C Zn2+ D Cd2+
43、常压干燥法测总干物质(或水分),其中“恒重”就是指两次称量样品的质量差不超过( B )。 A 1mg B 2mg C 0.5mg D 20mg
44、酸度计法侧饮料的总酸是凭( B )作为滴定终点。
A 指示剂的变色 B 电位的突变 C pH至7.0 D pH至8.2
45、测定某矿泉水饮料的总碱度,吸取样液50.0mL,用0.05004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耗去5.02mL,可得此饮料的总碱度为( )(以CaCO3计换算系数为100.09)。
A 503mg/L B 0.503mg/L C 50.3mg/L D 5.03mg/L
46、矿泉水的氯化物含量测定下面不需要的试剂是( )。
A 酚酞 B Al(OH) C NaClO D HSO 3324
47、在索氏抽提法测脂肪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用无水乙醚作抽提剂 B 被测样品应先烘干再测
C 蒸馏完后,吸收液呈蓝绿色 D 蒸馏完后吸收液呈无色
48、凯氏定氮测蛋白质时,下列现象不正常的是( )。
A 蒸馏时吸收液由红变蓝绿色 B 滴定吸收液时,出现灰红色
C 蒸馏完后,吸收液呈蓝绿色 D 蒸馏完后吸收液呈无色
49、双硫腙光度计测锌含量要求反应酸碱度为( )。
A pH4.0-5.5 B pH7.0-7.2 C pH8.0-10 D pH10
50、在钼蓝光度法测磷含量中,采用氯化亚锡或亚硫酸钠作( )。
A 氧化剂 B 配合剂 C 掩蔽剂 D 还原剂
51、下列现象在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中不正常的是( )。
A 消化液由黑色变成无色透明 B 消化液蓝绿色透明
C 消化液蒸馏前加NaOH产生蓝黑色沉淀 D 消化液有黑色便蔚蓝绿色
52、双硫中光度法测锌含量在pH4.0—5.5时锌离子与双硫腙形成( )色配合物(络合物)。 A 黄 B 紫红 C 蓝 D 绿
53、荧光比色法测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反应最终生成一种( )。
A 红色化合物 B 黄色化合物 C 蓝色化合物 D 荧光化合物 54、碳酸饮料CO含量除赋予产品清凉剎口感外,还能( ) 2
A. 减少酸味 B 抑制细菌生长 C 增加甜味 D 杀菌
55、碳酸气含量不足原因下列( )项除外。
A 碳酸化水温过高 B 碳酸气不纯 C 瓶颈部空隙太大 D 饮料中的糖分吸收CO2
第 9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56、一个2μF的电容器和一个100瓦的白炽灯泡串联后,接入电压为220V,频率为 50Hz交流电源上,则流过灯泡的电流为( )。
A 0.135A B 0.455A C 0.104A D 0A
57、149g/L HSO溶液的物质的量C(1/2HSO)浓度是( )(HSO的摩尔质量为98gmol/L)。 242424
A 2 B 3 C 1.5 D 1.47
58、常用的保险丝是由铅锡合金等材料制成,特点是柔软、熔点低,其熔断电流应等于( ) A 额定电流 B 额定电流的1.3-2.1倍 C 额定电流的5-6倍 D 额定电流的10倍 59、检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下列考虑不可采纳的是( )
A 原始记录的审核,方法依据对否 B 平行试验误差是否符合允差
C 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D 化验员的熟练程度
60、计算机冷启动按钮是( )
A POWER B RESET C CTRL D RESET+CTRT
二、判断题
( )61、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组织机构和人员素质。
( )62、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为8个电子,化学性质都非常稳定。
)63、度量化学反应快慢程度的量叫做化学反应速度。 (
( )64、 CH仅表示烯烃的通式。 n2n
( )65、根据细菌细胞壁的不同,沙门氏菌属薄壁细菌门的细菌。
( )66、商业无菌是指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 )67、固定称量样要求样品在空气中稳定。
( )68、沉淀的洗涤应沥干后再加洗涤剂,宜少量多次。
( )69、 标定硫代硫酸钠选用铬酸钾,使用前应在300?干燥2h。
( )70、配制10μg/ml的锌标准液100ml,应吸收0.1mg/ml的储备液1.00ml稀释。 ( )71、天平开启时,标尺时动时不动,或摆到某一处突然停止主要是重心过高。
( )72、菌落总数是判断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指标。
( )73、作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样品稀释时,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试管中,并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
( )74、作沙门氏菌检验时,经前增菌后取10mL该增菌液接种于100mL氯化镁孔雀绿(MM)增菌液中,置36?1?培养18-24h。
( )75、作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时,其增菌培养基是7.5%NaCl肉汤或胰洛胨大豆肉汤。 ( )76、重量法测总干物质(水分)其中“恒重”就是指两次称重应一样。
( )77、测定水的总硬度通常采用高猛酸钾滴定法。
( )78、79XX系列三端稳压器是正极性三端稳压器。
( )79、在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是十进制。
( )80、实验室环境诸因素中对微量成分检测和仪器影响最大的是灰尘。
三、简答题
81、写出邻二甲苯、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第 10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82、索氏抽提法测脂肪含量为什么要将样品预先干燥,
四、计算题
83、用重量法测定某强化铁锌,食品中铁的含量,称取样品5.666g,得FeO重0.1272g,求该食品中铁含量(已23知M(Fe)=55.85,M(O)=16)。
、取水样100ml,用0.0100mol/L EDTA溶液测定硬度,用去2.41ml,计算水的硬度(以硬度读数表示,1度84
=10mgCaO/kg)(已知M(CaO)=56.08)。
复习题(3)
一、选择题
1、标准制(修)订,确定报批稿所需文件后,应根据有关规定送( C )审批。 A 厂长(经理) B 总工程师 C 相应的标准化主管部门 D 行业标准委员会
2、下列关于摱的计量单位使用正确的是( )。
A 50暗陌拙 B 直角为90啊 C 10度电 D 硬度为10度
3、下列情况( D)将引起偶然误差。
A 使用砝码未经校正的分析天平称量 B 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C 在称量分析中被测组分沉淀不完全 D 用刻度吸管移取溶液时,读数估读不准
4、有关偶然误差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 当测定次数足够时,出现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的偏差的概率几乎相等
第 11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B 小偏差出现的概率大,大偏差出现的概率小
C 偶然误差出现规律可以用正态分布曲线进行描述 D 只要测定次数足够多的话,偶然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5、扣除试剂不纯而引起的误差的方法是( A )。
A 空白试验 B 对天平砝码进行校正 C 加强工作责任心 D 正确选取样品量
ts,x,6、在消除系统误差后,有限次测量的平均值 与总体平均值斓墓叵滴;下面关于式中t的叙述不正,
n
确的是( )。
A t为在选定的某一置信度下的几率系数 B t值随测定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C t值随置信度的提高而增大 D t是测量误差 的函数
7、用经校正的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1.5克式样时,其有效数字为( A )。
A 五位 B 四位 C 三位 D 二位
、三个测定值:0.0121、25.64及1.05782相加,其结果为( D )。 8
A 26.70992 B 26.7099 C 26.710 D 26.71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16克氧气与16克臭气(O)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 B 4克氢气与18克水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 3
C 2克氢气与18克水的物质的量是不相等的 D 16克氧气与2克氦气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Ar(He)=4)
10、原子序数为12,其元素的符号为( D )。
A Na B K C Si D Mg
11、 下列物质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是( C )。
A 蔗糖 B 蛋白质 C 淀粉 D 油脂
12、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A )。
A 赖氨酸 B 天门冬氨酸 C 甘氨酸 D 丝氨酸
碱性氨基酸:指能水解的氨基个数多于能水解的羧基个数,即溶液呈碱性的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13、你认为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干燥法)应该属于( A )。
A 重量分析法 B 仪器分析法 C 滴定分析法 D 微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生成物的重量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它通常以沉淀反应为基础,也可利用挥发,萃取等手段来进行分析。
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法或物理分析法):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各种实验现象;这类方法通常是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而测量这些物理量,一般要使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故称为“仪器分
第 12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析”。仪器分析除了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1]等,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的一种。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称为标准溶被)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 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 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或称容量分析法) 。
、使用金属离子指示剂铬黑T最适宜的pH值是( B )。 14
A 11.5-13.0 B 9.0-10.5 C 6.0-7.5 D 2.0-4.0
15、关于朗伯比尔定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朗伯比尔,,,, B A为吸光度,即A=-lgT,T为透光度
C K为平衡常数 D CL为吸光物质的浓度与透光度层厚度的乘积
16、测定溶液pH时使用的指示剂是( D )。
甘汞电极 B 标准氢电极 C 铂电极 D 玻璃电极 A
17、金属离子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B )。
A 溶液酸度变化引起指示剂结构改变而产生色变
B 游离指示剂与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具有不同颜色
C 产生指示剂僵化现象即引起色变 D 指示剂浓度变化而产生色变
18、影响比移值(Rf)的因素:a.欲分离物质的性质;b.展开剂的性质;c.pH值的大小;d.展开时的温度,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a B a,b C b,c D a,d
Rf值,是色谱法中表示组分移动位置的一种方法的参数。定义为溶质迁移距离与流动相迁移距离之比。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
19、气相色谱中,氢焰检测器的关键部件是( C )。
A 气体供应 B 离子室 C 离子头 D 点火器
20、在细菌分类鉴定中,利用免疫血清学技术,测定细菌的( D )。
A 形态 B 结构 C 化学 D 结构抗原
21、氧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结构中的氨基,羟基或其它化学基团造成( )障碍而死亡。 A 代谢机能 B 呼吸机能 C 组织机能 D 酶系统紊乱
22、取某食品消化液一滴在点滴板上,加0.25mol/L的( A )生成红棕色沉淀示有Cu存在。 A KFe(CN)溶液B KCrO溶液C KCrO溶液 D AgNO溶液 46 24 227 3
第 13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23、下面沉淀操作不正确的是( C )。
A 玻璃下端接近三层滤纸的一边 B 滤液面不超过滤纸高度 C 玻棒放回原烧杯时靠在烧杯嘴上 D 洗涤时沥干后再加洗涤液
24、取某食品消化稀释液于离心试管中,加入2mol/LHNO3滴和少许固体铋酸钠,搅动后离心沉降,若有Mn 存
在应呈( )现象
A 有黄色沉淀 B有黑色沉淀 C 溶液显深紫红色 D 溶液显蓝绿色
25、做某食品样的Sn探查试验,应选用下面的( )配制试剂。
A 钼酸钠 B 钼酸铵 C 磷钼酸铵 D 亚铁氰化钾
26、某标明为含谷氨酸钠99.0%的味精,挑选出其园粒状的结晶溶于水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该味精( D )。
A 纯度较高 B 掺有明矾 C 掺有白砂糖 D 掺有食盐
、取用HNO消化后的样品滤液1ml,加入数滴CCl和几粒NaNO结晶,振摇若有碘存在,则CCl层有(C )273424现象
A 白色沉淀 B 黄色 C 紫色 D 兰色
28、某食品欲做钙离子的验证试验,应选用下面的( )试剂组。
A NH3?H2O、NaOH B NH3?H2O、AgNO3 C NH3?H2O、(NH4)2C2O2 D HCl、NH4NO3
29、下面各甜味剂主要性状用途错误的是( D )。
A 糖精钠:白色结晶,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剂消失,不适于婴儿食品
B 甜蜜素:白色结晶粉末、对热光稳定,遇亚硝盐、亚硫酸盐高的水质产生橡胶气味 C 麦芽糖醇:无色透明粘稠液,适用于防龋齿、甜味剂,糕点面色保湿剂 D 甘草:淡黄色粉末、甜而略苦,适用于高血压症及循环系统障碍人食用
30、实验室分离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成分或从混合液中分离出一种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采用的装置及组装玻璃仪
器正确的是( B )。
A 回流装置,用球形冷凝管和园底烧瓶 B 蒸馏装置,用蒸馏瓶和冷凝管 C 蒸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冷凝管 D 分馏装置,用圆底烧瓶和分馏柱
31、玻璃电极的电位是由于其( B )所形成的。
A 氧化反应 B 敏感膜 C 还原反应 D 离子反应
32、酸度计使用时指针不稳,下面的原因分析不大的是( D )。
A 电压不稳 B 电极密封不良 C 内部导线接触不良 D 溶液搅拌振动的影响
33、当所测溶液的吸光度大与1.2时,下面降低吸光度的做法错误的是( A )。
第 14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A 减少显色剂的用量 B 选择光路小的比色皿 C 选择合适的空白溶液 D 将样品溶液稀释
34、测铅用的所有玻璃均需用下面的( A )溶液浸泡24h以上,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中洗干净。
A 1:5的HNO B 1:5的HCl C 1:5的HSO D 1:2HNO 324 3
35、检查薄层层析法分析糖精钠,苯甲酸钠的结果是否正确,下面各方法最有说服的是( )。 A 用标准试剂添加法重做 B 用标准物质对照一起做
C 同实验安排人分别做 D 与外面同类实验室的比对
-1-2-336、某食品作菌落总数测定时,若10菌落多不可计,10平均菌落数为164,10的平均菌落数为20,则该样品应报告军落总数是( D )。
A 16400 B 20000 C 18200 D 16000
37、作大肠菌群检验时,如伊红美兰平板上有典型大肠菌菌落,将进一步作( D )。
革兰氏染色 B 接种乳糖发酵管 C 接种葡萄糖发酵管 D A+B A
38、作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样品稀释应用灭菌吸管吸1:10稀释液1ml于9ml灭菌水试管中,另换1支1ml灭菌吸管吸吹( B )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A 100 B 50 C 30 D 20
39、已判断为志贺氏菌属的培养物,应进一步做5%乳糖,甘露醇、棉子糖、甘油发酵和( C )试验。 A 葡萄糖铵 B 柠檬酸盐 C 靛基质 D ONPG
40、乳酸菌菌落计数选择菌落数应在( B )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A 30,300 B 30,100 C 50,100 D 100,300
41、砷斑法测砷,其中KI和SnCl的作用是将样品中的( )。 2
5+ 3+5+3+ 3+5+ 3+5+A As氧化成As B As 还原成As C As还原成AsD As氧化成As
42、二硫腙光度法测Pb含量中可用柠檬酸铵和EDTA作( )。
A 络合剂 B 催化剂 C 指示剂 D 掩蔽剂
43、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测Cu含量,加入EDTA和柠檬酸铵作( )。
A 掩蔽剂 B 络合剂 C 指示剂 D 催化剂
44、下列试剂哪一个与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山梨酸的含量无关( )。
A 氨水 B (1+1)盐酸 C 溴甲酚绿 D 无水乙醇
45、样品中的黄曲霉素B经提取、浓缩、薄层分离后,在( A )nm波长下产生( )色荧光 1
第 15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A 365、蓝紫 B 365、黄绿 C 253、蓝紫 D 253、黄绿
46、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是( A )。
A 食品中被致病菌污染或含大量它们所产毒素 B 食品变质
C 食品中含有毒天然成分 D 食品被有毒的化合物污染
47、发现食物中毒后,制止和防止中毒再发生的首要工作是( A )。
A 立即就地封存一切可疑中毒食物并停止食用 B 禁止继续销售或转移 C 对可疑中毒食物立即追究其来源 D 对已查封食品取样检验原因
48、测总干物质(水分)平行样结果允许相对误差不得超过( C )。
A 0.1% B 0.5% C 0.2% D 1%
49、下列试剂与水中碱度测定无关的是( C )。
甲基橙 B 盐酸标准溶液 C 无水NaCOD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A 23
50、酸水解法测脂肪含量中,加石油醚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水层、醚层分离清晰 B 提取样中结合脂肪 C 减少乙醚的挥发 D 加速对脂肪的提取
二、判断题
(?)61、国际单位制把秒作为时间的SI基本单位,分、时、日为并列单位。
( X)62、吸光光度法中,回归方程y=a+bx通过原点时,说明被测的吸光物质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 X)63、具有相同质子数、电子数和中子数的元素叫同位素。
( X )64、酸度与酸的浓度虽然在概念上有些差别,但实质内容是一样的。
( X )65、化学反应速度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程度表示,单位为moi/L。
( X )66、蒸馏乙醚时,不能蒸干,因为蒸干会引起回收的乙醚不纯。
-(X)67、银量法中佛尔哈德法间接测定CL时,先加入过量的Ag,,生成AgCl沉淀,设法使AgCl凝聚或除去,以防止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
(?)68、根据真菌的有性繁殖特点及菌丝有无隔,可将真菌分为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
(X)69、固定称量法适用与易吸水和易氧化的试样称量。
第 16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70、柠檬酸用于水果罐头调配糖液应于2h用完。
( )71、志贺氏菌在半固体琼脂中呈现动力阳性。
3+(? )72、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测Cu含量加入EDTA和柠檬酸铵的作用是掩蔽Fe干扰。
( ? )73、高效液相色谱法为GB/T5009.28-1996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方法中第一法(仲裁法)。
( )74、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经提取、浓缩,薄层分离后,在390nm波长下产生蓝光荧光。 1
( X )75、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霉菌。
(? )76、凯氏定氮法采用硼酸在蒸馏的吸收液。
X)77、乙醚萃取法中采用硼酸溶液提取样品中的维生素C。 (
(X )78、饮料中糖酸比影响产品的保质期。
(? )79、瓶颈部空隙太大,可能使碳酸饮料中CO2气不足。
( ? )80、变压器原绕组的输入功率和副绕组的输出功率相等。 三、简答题
81、如何选择缓冲溶液,
1.缓冲溶液对反应物的测定没有干扰
2.缓冲组分的浓度为1:1
3.有足够的缓冲容量
4.缓冲溶液的PH应在所需的范围内
5.组成缓冲溶液的弱碱PK和弱酸PK应接近或等于所需的POH值或PH值(PH+POH=14) BA
第 17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四、计算题
83、测定某食品的粗蛋白含量为45.14%、45.30%、45.19%,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偏差,
平均值=(45.14+45.30+45.19)%/3=45.21%
偏差 1.-0.07% 2.0.09% 3.-0.02%
平均偏差=(0.07+0.09+0.02)%/3=0.06%
84、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转化为乳酸,135g乳酸(CH-CH-COOH)在铜作催化剂情况下,可氧化为丙酮酸3
(CH-C-COOH)多少克, 3
2CH-C(OH)H-COOH + O ---?2 CH-CO-COOH + 2HO 3232
90 88
135 M
故M =135*88/90 =132g
第 18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复习题(4)
一、选择题
1、将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列为强制性标准,体现了制定标准的( A )原则。 A 应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体健康、保护环境 B 合理利用资源
C 有利产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D 协调一致、扩大交流
2、 下列( B )方法对检验质量评价是最准确有效的。
A 用不同仪器设备比对 B 用标准物质作平行测定
C 不同操作人员的比对 D 与权威方法比较测定结果
、 质量认证是( C )依据程序从事的活动。 3
A 国家 B 行业主管部门 C 第三方 D 监督部门
4、下列关于精密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 精密度好,表示分析人员操作技术好 B 精密度好,表示偶然误差小
C 精密度好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 D 精密度好,表示分析测试数据一致性好
5、三个测定值0.0921、25.64、1.05782相乘,其结果为( D )。
A 2.49798 B 2.4980 C 2.498 D 2.50
6、16克氧气含有( A )mol氧原子。
A 1 B 0.5 C 2 D 16
7、元素周期表中有( A)个主族。
A 7 B 18 C 16 D 8
8、某胶体遇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NaSO溶液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4
-7-9A 胶体的直径约为10-10cm B 次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2+ C 此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D Na凝聚效果优于Ca
胶体微粒带有电荷,当与带有相反电荷的质点相遇时,胶粒的电荷将被中和,胶体微粒就会凝聚成较大
颗粒而发生聚沉现象。将胶体加热,由于温度升同,胶体颗粒运动速率加快,碰撞的机会增多,而且由
于加热还降低了胶核对离子的吸附能力,因此也使胶体能发生聚沉
9、下列关于有机酸论述不正确的是( D )。
A 有机酸具有弱酸性 B 与醇作用脱水而生成酯 C 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 D 有机酸遇强氧化剂生成酮
第 19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10、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C )。
A 果糖 , 蔗糖 C 乳糖 D 葡萄糖
11、K[Fe(CN)]中,Fe与CN结合的化合键的种类是( B )。 36
A 离子键 B 配位键 C 共价键 D 离子键及配位键
12、下列过程不可逆的是( D )。
A 食盐溶解 B 硬脂酸钠的盐析 C CuCl的水解 D 蛋白质的加热变性 2
13、0.01mol/L NaOH滴定0.01mol/L HCL时,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和可选用的指示剂为( )。 A pH=4.3-9.7,甲基橙,甲基红 B pH =3.3-10.7,甲基橙,中性红,酚酞 C pH =5.3-8.7,甲基橙,中性红,酚酞 D pH =6.3-7.7,溴百里酚红 ? 强酸滴定强碱时,应选甲基橙(或甲基红),因为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橙色; ? 强碱滴定强酸时,应选酚酞,因为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红色; ? 强酸滴定弱碱时必须选用甲基橙(或甲基红);
? 强碱滴定弱酸时,必须选用酚酞。
另外石蕊一般不能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为其变色不灵敏,且耗酸碱较多,造成较大误差。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标定硫代硫酸钠时,KCrO与KI的反应较慢,应在暗处放置5分钟 227
2-B KMnO溶液滴定CO时,开始速度要慢 442
2-C 为提高KMnO与CO反应速度,应加热至75-85? 442
D 为提高A中KCrO与KI的反应速度,应该加热 227
15、标准制(修)订,确定报批稿所需文件后,应根据有关规定送( C )审批。 A 厂长(经理) B 总工程师 C 相应的标准化主管部门 D 行业标准委员会
16、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值时,应用( A )校正仪器。
A 标准缓冲溶液 B 标准酸溶液 C 标准碱溶液 D 标准氢电极
17、气液色谱(GLC)是指( B )。
A 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为多孔性吸附剂 B 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为固定液 C 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为GLC D 出锋顺序先气体后液体的气相色谱
18、对细菌突变,杂交重组、转化、转导、溶源性转换的研究属( A)范畴研究。 A 形式遗传学 B 分子遗传学 C 生理遗传学 D 生化遗传学
19、细菌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平行的脂类双层,大多数是磷脂,少数是( C )。
第 20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A 脂蛋白 B 类脂 C 糖脂 D 脂肪
20、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与消毒剂的性质、细菌种类和环境中的( C )有关 。 A 灰尘 B 有机物 C 矿物质 D 油污
21、常用指示剂甲基红的理论变色点(pH值)及变色范围为( A )。 A pH 5.0,4.4-6.2 B pH 3.4,3.1-4.4 C pH 7.3,6.2-7.6 D pH 9.1,8.0-10.0
甲基紫, 黄, 0.0-1.6 ,紫蓝 百里酚蓝, 红, 1.2-2.8, 黄; 甲基黄 ,红, 2.9-4.0, 黄 溴酚蓝 ,黄 ,3.0-4.6, 紫 甲基橙 ,红, 3.1-4.4 ,黄 溴甲酚绿, 黄 ,3.8-5.4, 蓝绿 甲基红, 红, 4.2-6.3, 黄 石蕊, 红,4.5-8.3, 蓝 溴甲酚紫, 黄, 5.2-6.8 ,紫 溴百里酚蓝 ,黄, 6.0-7.6 ,蓝 酚红, 黄, 6.6-8.0, 红 酚酞 ,无色, 8.2-10.0, 粉红 百里酚蓝, 黄, 8.0-9.6, 蓝 百里酚酞,无色 ,9.4-10.6 ,蓝 茜素黄 , 黄 ,10.1-12.0 ,橙红
22、革兰阴性菌其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 B )。
A 脂蛋白 B 外膜 C 脂多糖 D 肽聚糖
23、制备培养基时,常用的溴甲酚紫指示剂属( B )指示剂,而酚红属于( C)指示剂 A 酸性 B 碱性 C 酸碱 D 还原
24、抗生素是由( D )产生的。
A 微生物 B 植物 C 化学合成 D A+B+C
25、下面( A )的称量,可采用固定称量法。
A 称取0.2000gZnO B 称取0.1000gNaOH C 称取2.00gHAc D 称取1.00g乙醇
26、下面沉淀操作不正确的是( B )。
A 玻璃下端接近三层滤纸的一边 B 玻璃放回原烧杯时靠在烧杯嘴上 C 滤液面不超过滤纸高度的2/3 D 洗涤时沥干后再加洗涤液
27、某食品样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可初步判定有( A )。
- -2- 2- A ClB SOC NOD CO43 24
28、下面对溶液浓度解析不正确的是(A )。
A 体积分数:100ml溶剂中所含溶质的毫升数 B 质量分数: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 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D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
质的量
第 21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29、下面各甜味剂主要性状或用途错误的是(D )。
A 糖精钠:白色结晶,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消失,不适与婴儿食品
B 甜蜜素:白色结晶粉末,对热光稳定,遇亚硝酸盐、亚硫酸盐高的水质产生橡胶气味 C 麦芽糖醇:无色透明粘稠液,用于防隃齿、甜味剂、糕点面包保湿剂
D 甘草:淡黄色粉末,甜而略苦,适用于高血压症及循环系统障碍人食用
30、在天平的秤盘上放上一个校准过的10mg的砝码,在开启天平时,标尺不在9.9-10.1mg范围时,最后才做的是(D )。
A 检查天平是否水平 B 检查空气阻尼筒间隙是否有纤维物
C 调节校准天平的零点 D 略调整天平的重心螺丝
31、下面各甜味剂主要性状用途错误的是( B )
A 甘草:淡黄色粉末、甜而略苦,高血压症及循环系统障碍人应避免食用
B 糖精钠:白色结晶,耐热、耐碱、耐酸,适用糖尿患者及儿童食用
甜蜜素:白色结晶粉末、对热光稳定,遇亚硝盐、亚硫酸盐高的水质产生橡胶气味 C
D 麦芽糖醇:无色透明粘稠液,适用于防龋齿甜味剂,糕点面色保湿剂
32、实验室组装回流装置,下面选用玻璃仪器和装法错误的是( B )}
A 球形冷凝管用橡皮塞直立于园底烧瓶上 B 球形冷凝管用弯管橡皮塞斜横装于园底烧瓶上 C 安装应先下后上,整齐稳妥,铁夹不松不紧
D 回流加热前应先加沸石,回流速度控制在液体蒸汽润浸不超过冷凝管的1/3高度
33、当称量物品时,开启天平后,指针到某处聚然停止,可能的原因是( B ) A 天平零点有问题 B 天平的某一处有障碍 C 天平的灵敏度太高 D 天平已到了平衡点
34、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是基于( C )与溶液的pH大小有关
A 参比电极和溶液组成的电池 B 指示电极和溶液组成的电池
C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组成的电池 D 测量成分的离子浓度
35、下列影响分光光度法测量的准确度因素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 波长的精密度 B 最大吸收锋处有干扰 C 显色反应条件的控制 D 样品量的称量误差
36、微量元素As、Pb、P的测定一般样品处理宜用下面的( B )
A 干灰化法 B 湿灰化法 C 水溶解 D 萃取
37、当食品检验结果与标准值相差较大时,下列原因首先应该排除的是(C ) A 检验方法是否搞错 B 仪器设备是否有问题 C 计算是否正确 D 检查试剂是否用对
-1-2-338、某食品作菌落计数时,若10平均菌落数为27,10平均菌落数为11,10平均菌落数为3,则该样品应报
第 22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告菌落数是( A )。
A 270 B 1100 C 3000 D 1500
39、检测粪大肠菌时,用接种环将所有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培养物转种EC肉汤管,置( A )水浴箱内培养。 A 44.5?0.5? B 42?1? C 37?1? D 36?1?
40、在作霉菌及酵母菌测定时,每个稀释度作( C )平皿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41、某食品检出一培养物,其生化试验结果为:H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需进一步作( )试2
验。
A ONPG B 甘露醇 C 山梨醇 D 血清学
42、在血或Baird-parker平板上有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应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血浆凝固酶试验,同时观察( )情况。
肉汤生长 B 色素产生 C 溶血 D 毒素 A
43、砷斑法测As,其中溴化汞试纸的作用是与砷化氢反应生成( )色斑点。
A 绿 B 黑 , 黄 D 蓝
44、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测Cu含量,测定波长为( )。
A 480nm B 440nm C 510nm D 610nm
45、GB/T5009.28-1996食品中糖精钠的测量方法其中第一法是( )。
A 酚磺酞比色法 B 薄层色谱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离子选择法 46、最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
A 沙门氏菌 B 产毒霉菌 C 致病性大肠杆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47、发现食物中毒后,对接触过有毒食品的器具,设备不应采用下面的( )方法处理。 A 煮沸 B 用自来水冲洗 C 用蒸汽消毒15-30min D 0.2-0.5%的漂白粉液浸泡刷洗 48、碳酸饮料总酸的测定中,样品预处理即( )。
A 过滤 B 煮沸 C 沸水浴除CO2 , 混匀
49、酸水解法测脂肪含量中,加乙醇的作用是( )。
A 提取样品中的脂肪 B 将能溶于乙醇的物质留在水相中 , 防止乙醚挥发 D 使水层、醚层分离清晰 50、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步骤是( )。
A 蒸馏?消化?吸收?滴定 B 消化?吸收?滴定 C 消化?蒸馏?吸收?滴定 , 消化?蒸馏?滴定 51、凯氏定氮法用硼酸作吸收液,可采用下列( )作指示剂。
A 甲基橙 B 次甲基蓝 C 酚酞 D 甲基红-溴甲酚绿
52、双硫腙光度法测锌含量,选用波长为( )。
A 530 nm B 410 nm C 610 nm D 425 nm
53、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总铁含量,加入( )将高价铁还原为亚铁。
A 盐酸羟胺 B 硫代硫酸钠 C 硫酸氢钠 D 氯化亚锡
54、水溶性酸性合成着色剂在酸性条件下被聚酰胺吸附,而在( )条件下解吸附。
A 中性 B 碱性 C 弱酸性 D 强酸性
第 23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55、2、6-二氯靛酚用乙醚萃取法测抗坏血酸,样品以( )为溶剂。 A 草酸溶液 B 重蒸水 C 硼酸溶液 D 盐酸溶液 56、硅钼酸盐光度法测便硅酸含量(或二氧化硅含量),反应生成( )化合物。 A 红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绿色 57、交流电的(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变化。
A 电压 B 电阻 C 电功率 D 电流
58、一电炉,炉丝为48.4欧,当它接到220伏电源上时,其消耗率为( )瓦。 A 1200 B 800 C 500 D 1000
59、检测结果异常值的判断,下列不符合逻辑推理的是( )。 A 感官上,偏离正常值的 B 与相关项目值矛盾的 C 与标准值相差较大 D 原始记录中有异常现象的 60、在WPS软件中,存盘并退到主菜单的操作是( )。
A 击F键 B 击F键 C 击F键 D执行KS命令 362
二、判断题
( )61、一个系统的物质的量n是一个与基本单元粒子数N成正比的量。
)62、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评定两个方面。 (
( )63、IA族元素,最外层为1个电子,容易失去,性质活泼。 ( )64、分子组成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 )65、苯甲酸的钠盐、钾盐较易溶于水,常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 )66、银量法中佛尔哈德法滴定应在酸性(0.2-0.5mol/L)条件下进行。 ( )67、配位滴定常需要用缓冲溶液控制滴定过程的pH值,主要原因是金属离子指示剂使用有pH范围要求。
( )68、根据真菌的有性繁殖特点及菌丝有无隔,可将真菌分为藻菌纲,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
( )69、细菌素等于抗生素。
( )70、酸度计测定溶液pH值是基于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组成的化学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的pH大小有关。
( )71、砷斑法测砷含量中,其中KI和SuCl的作用是将溶液中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 2
( )72、薄层色谱法只能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含量。 ( )73、薄层色谱法只能定性或半定量测定食品中糖精钠的含量。 ( )74、黄曲霉毒素B标准溶液采用乙醇为溶剂配制(GB/T5009.22中)。 1
( )75、霉菌性食物中毒通常是霉变粮食所引起,只要煮熟透,即可预防。 ( )76、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样品与硫酸加热,消化生成游离氨。 ( )77、EDTA-2Na滴定法测水中钙含量选用指示剂为钙试剂。 ( )78、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C含量,反应最终生成一种荧光化合物。 ( )79、在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是十进制。
( )80、实验室环境诸因素中对微量成分检测和仪器影响最大的是灰尘。 三、简答题
81、为什么干燥的方法可保存食品?
第 24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82、简述影响分光光度分析准确度的因素。
四、计算题
83、测定某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为48.17,48.24%,而其真实含量为48.19%,求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84、用重量法测定某强化钙食品中钙食品,称取样品5.023g,,称得CaO重0.1035g,,求该食品中钙的含量[已知M(Ca)=40.08,M(o)=16]。
复习题(5)
一、选择题
1、下列SI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长度、米、m B 质量、千克、kg C 电流、安、A D 物质的量、摩尔、n 2、有关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B 精密度、准确度衡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是一致的 C 精密度高的测定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 D 精密度差、分析结果一定不可靠 3、减免偶然误差的主要方法是( )。
A 校正仪器 B 空白试验 C 适当增加平衡程度次数 D 进行回收实验
ts,x,,4、在消除系统误差后,有限次测量的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μ的关系为;下面关于式中,的叙述不xn正确的是( )。
A t为在选定的某一置信度下的几率系数 B t值随测定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C t值随置信度的提高而增大 D t是测量误差的函数 5、pH值为11.30,为( )有效数字。
A 一位 B 二位 C 三位 D 四位 6、三个测定值0.0121,25.64,1.05782相乘,其结果为( )。
A 0.328 B 0.3282 C 0.32818 D 0.328182
第 25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7、若变量x、y,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则相关系数( )。
A 等于1 B 等于-1 C 少于1 D 无法确定 8、同位素中( )。
A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B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 C 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 D 中子数、质子数均不同 9、Na、Mg、Al、Si、P、S、Cl七种元素,其非金属性自左到右( )。 A 金属性逐渐减弱 B 逐渐减弱 C 逐渐增强 D 无法判断 10、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丁达尔现象 B 通直流电后,离子定向移动 C 用滤纸过滤分离 D 加入电解质形成沉淀
+11、在0.01mol/L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
-7-13-12A 0.02mol/L B 1×10mol/L C 5×10 mol/L D 1×10 mol/L 12、关于缓冲溶液的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值基本不变
HB 将缓冲溶液稀释,喜事前后溶液的P值基本不变
HHC 碱类缓冲体系P值受温度影响较小 D 酸型缓冲体系P值受温度影响较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3
A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度加快 B 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C 压力大,反应速度快 D 加入催化剂,能大大提高反应速度 14、有机化合物中C与H的化学键是( )。
A 氢键 B 共价键 C 离子键 D 配位键 15、某一元醇A10克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2克,回收未反应的A1.8克,则A的分子量与下列数值最接近
的是( )。
A 98 B 116 C 158 D 278
16、下列糖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
A 乳糖 B 蔗糖 C 麦芽糖 D 果糖
17、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种。
A 8 B 20多 C 50多 D 175 18、有关pH对EDTA络合滴定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酸性溶液中,My位物更稳定 B 溶液pH值影响Hay的存在形式 C 溶液的pH值太大,金属离子M可能发生水解 D K稳越大,滴定越有可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3-3--+19、标定I液的反应:AsO+I+ HOAsO+2I+2H应在弱碱性(pH=8)介质中进行。其原因是( )。 ,23224
-A 酸性太高,反应向左;pH太大,I与OH反应 B 指示剂要求pH =8时稳定 2
3- C pH =8时,I的挥发损失最小 D AsO pH=8时稳定 23
20、下面对化学反应平衡基本无影响的是( )。
A 容器 B 浓度 C 温度 D 压力
21、关于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的作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根据色谱锋的位置可以进行定性检定 B 根据色谱锋的面积或高度可以进行定量测定 C 根据色谱峰的位置及其宽度,可以对色谱柱分离情况进行评价
D 根据色谱峰的形状,可以判断被分离物质的某些性质,如酸碱性、氧化性等 22、需氧芽胞菌的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 )
第 26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A 脂多糖 B 外膜 C 脂蛋白 D 肽聚糖 23、细菌的生物氧化过程离不开酶,酶的主要成分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 D 无机盐 24、真菌的繁殖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主要以( )生殖
A 孢子 B 菌丝 C 出芽 D 分裂 25、制备培养基时,常用的指示剂中酚红属( )指示剂
A 酸性 B 碱性 C 酸碱 D 氧化 26、下列哪种细菌能使赖氨酸脱羧( )
A 阴沟杆菌 B 变形杆菌 C 甲型付伤塞沙门氏菌 D 沙门氏菌 27、下面可以采用固定称量法的是( )
A 称取4份碳酸钠 B 称取基准氧化锌 C 称取干燥后的氯化钠 D 称取0.1mg/ml 28、配制10μg/mol钙标准溶液100ml,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 准确称取0.1mg/L钙贮备液1.00ml,定容至100ml B 准确称取0.1mg/L钙贮备液10ml,定容至100ml
C 准确称取0.14g氧化钙溶解,定容至100ml D 准确称取0.014g氧化钙溶解,定容至100ml 29、下面对溶液浓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B 质量分数: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A
C 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D 体积分数:100ml溶剂中所含溶质的毫升数 30、食品中氨基酸的定性检验可采用下面的( )试剂。
A 甲醛 B 水合茚三酮 C NHOH D NaOH 4
31、取某食品样的清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氯离子呈有( )现象。
A 白色沉淀 B 黄色沉淀 C 褐色沉淀 D 黑色沉淀 32、73.5g/LHSO溶液的物质的量c(1/2HSO)浓度是( )mol/L(HSO摩尔质量为98gmol/L)。 242424
A 1.5 B 2 C 1.2 D 0.75
33、下面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其他用途不正当的是( )。
, 柠檬酸:螯合剂,抗氧化增效剂 B 乳酸:香料
C 乙酸:增香剂。香料 D 酒石酸:抗氧化和防腐作用 34、下面甜味剂主要性状或用途错误的是( )。
A 甜蜜素:白色结晶粒状,不适用于糖尿病者食品,遇亚硝盐效果更好
B 糖精钠:白色结晶,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消化,不适用于婴儿食品
C 麦芽糖醇:无色透明粘稠液,适用于防龋齿甜味剂,糕点面包保湿剂
D 甘草:淡黄色粉末,甜而略苦,高压症及循环系统障碍人应避免食用
35、开启天平后的标尺时动时不动或摆到某一处突然停止,下面可排除的原因是( )。 A 检验天平是否水平 B 检查阻尼茼空隙是否有纤物类 C 砝码与物品质量相差太远 D 盘托与称盘间隙太小
36、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是基于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组成化学原电池的( )。 A 电动势 B 电流 C 离子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 37、用2个标准缓冲溶液对酸度计定位时相差到3格,与下面原因无关的是( )。 A 标准缓冲溶液污染了 B 玻璃电极老化了 C 电压不稳 D 甘汞电极阻塞 38、吸光光度计工作时指针不稳定,与下列原因无关的是( )。
A 仪器电源电压不稳定 B 波长选择不当 C 仪器预热时间短了 D 暗室,光电管室受潮
第 27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39、实验室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 )。
A 同时安排2-3人做同一个检验 B 与外面同类实验室比队
C 用标准添加法校正 D 用标准物质对照一起做
-1-2-340、某食品作菌落总数测定时,如10菌落数多不可计,10平均菌落数为305,10平均菌落数为12,则该样品应报告菌落数是( )。
A 30500 B 12000 C 31000 D 21000
41、在( )条件下,食品中的苯甲酸用乙醚提取
A 酸性 B 弱碱性 C 中性 D 强碱性
4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食品中糖精钠,紫外检测器波长为( )。
A 253.7 nm B 230 nm C 270 nm D 210 nm
43、薄层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素B的方法中,采用下列( )作为吸附剂。 1
A 硅胶G B CMC C 聚酰胺粉 D 氧化铝G
44、常见引起霉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包括下面的( )。
A 麦角中毒 B 赤霉病麦中毒 C 黄曲霉毒素中毒 D 沙门氏菌中毒
45、食物中毒的预防,下面各措施中能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有效做法是( )
改进食品加工和储藏的设备 B 加强食品卫生执法与监督 A
C 把住病从口入关,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D 有关人员定期做健康检查
46、指示剂法测饮料的总酸,选用( )为指示剂。
A 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酞 D 次甲基蓝
47、测定某饮料的总碱度,吸取样液50.0mL,用去0.05020mol/L HCl标液4.02 mL,可得此饮料的总碱度为( )(以CaCO计,换算系数为100.09)。 3
A 404 mg/L B 40.0 mg/L C 0.404 mg/L D 4.04 mg/L
48、酸水解法测脂肪含量时,加入( ),使糖有机酸等物质溶解留在水相中。
A 石油醚 B 乙醇 C 乙醚 D 盐酸
49、凯氏定氮法中,样品消化后,加( )蒸馏,使硫酸铵分解游离出来。
A 盐酸 B 硫酸 C 氢氧化钠 D 碳酸钠
50、下列试剂与凯氏定氮法消化样品时无关的是( )。
A KSOB CuSO C NaSOD NaOH 24 44
3+51、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铁时,硫氰酸盐与Fe形成( )色配合物。
A 红 B 黄 C 蓝 D 绿
52、下列试剂( )在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偏硅酸含量时选用。
A 二氧化硅 B 钼酸铵 C 草酸铵 D 草酸
53、一电炉,炉丝为96.8欧,当它接到220伏电源上,其消耗功率为( )瓦。
A 1000 B 800 C 600 D 500
54、有一台降压变压器,原绕组接到6600V的交流电源上,副绕组输出电压为220V,则原副绕组的匝数比为( )。 A 1:30 B 30:1 C 220:1 D 6600:1
55、下列( )符号表示集成放大器。
+ A B ` C D ο ο
第 28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56、为了保证在电路万一出现短路时不致发生事故,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在电路中装置( )。 A 指示灯 B 开关 C 报警器 D 保险丝 57、检验结果异常值的证实,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
A 换检验员做平行对照实验 B 同人同方法同试验重做 C 用标准物质做对照试验 D 做标准加入法试验 58、微机的主要操作系统是( )。
A TT B BDC C DOS D Windows
59、在WPS软件中菜单的窗口通常用( )键。
A 击D键 B 击ESC键 C 击RESET键 D 击Ctrl键 60、实验室灰尘对下列情况影响说法欠妥当的是( )。
A 对微量成分的分析结果影响最大 B 对仪器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C 对微生物繁殖传播有利 D 对食物成分定性鉴定影响最大 二、判断题
( 2)61、标准确定报批稿后,应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 1)62、米、千克、秒、摩尔都是SI基本单位。
1)63、1摩尔水分子等于18g,(或1mol(HO)=18g)。 (2
( 2)64、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应该是检验工作质量。 ( )65、当测定次数趋于无穷大时,标准偏差 表达式为。
( 2)66、 2克氢离子与2克氢气的物质的量是相同的。
( 1)67、气相色谱中,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是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让浓度最大值时所需R
的时间。
( 2)68、化学消毒剂——碱类,在水中电离为氢离子和金属离子,其杀菌力与氢氧离子的浓度有关,浓度
愈低,杀菌力愈大。
( 1)69、大肠杆菌柠檬酸盐试验阳性,是因为大肠杆菌能力用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 ( 1)70、食品种氨基酸的定性检验,加入水合茚三酮显兰色的示有氨基酸。 ( 2)71、食品中食盐的鉴定,可取样品的水溶液加入AgNO一滴,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来判定。 3
( 2)72、GB601标准中规定标定标准溶液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6次,两人各作3平行。 ( 1)73、盐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只能用于水解淀粉制淀粉糖浆用而不能直接加入食品中。 ( 1)74、减少分析天平称量误差重要的一条就是定期对天平和砝码计量检定。 ( 2)75、志贺氏菌在半固体琼脂中呈现动力阳性。
( 1)76、测定水的总硬度通常采用EDTA-2Na法。
( 2)77、EDTA-2Na滴定法测定钙含量,反应终点为由红色变至纯蓝色。 ( 1)78、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总铁含量,加入氯化亚锡将高价铁还原为亚铁。 ( 1 )79、在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是二进制。
( 1 )80、实验室的仪器工作通常应防震、避免强光和大的空气流动。 三、简答题
81、如何选择缓冲溶液,
第 29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82、为什么干燥的方法可保存食品,
四、计算题
83、在2A+B=C的气体反应中,A的浓度原为0.5mlo/L,3分钟后降为0.2 mlo/L,用A的浓度变化值来表示,其反应速度是大小,
84、用重量法测定某强化铁锌食品中铁的含量,称取样品5.666g的FeO重0.1272g,求该食品中铁的含量。(已23
(Fe)=55.85,M(O)=16.0) 知M
第一套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B B C B D B B D B D D A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C C C C B A B B A D A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 B A D D D A A A A A B D C D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 B A B B B A A D C B A A B A
第 30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二、判断题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 ? ? × × ? × ? ?
三、简答题
81、(1)蛋白质在含水分多的环境中遇热容易变性凝固。(2)湿热蒸汽传热快,穿透性强,使内部温度迅速升高。(3)湿热蒸汽含有潜热,能迅速提高温度。
82、(1)干燥能使蛋白质变性和盐类浓缩,从而防碍微生物生长而死亡。(2)干燥可使微生物脱水,停止生命活动。
四、计算题
83、0.06%
84、1.57%
第二套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A C A C A B B A C D C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A D A B B C C B A A A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 D C A D B A B B D A B B B A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 D D A D A B D B D A B B D A 二、判断题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 ? × ? ? ? ? ×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 × × ? × × × × ?
三、简答题
81、
82、(1)样品中有水将使样品中可溶性物质溶出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2)水的存在使乙醚易被水饱和而影响抽提效率。(3)水的存在使乙醚等不易渗入细胞组织内部,使抽提不完全。
四、计算题
83、1.57%
84、
第三套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D A D A D D D C A A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 31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D B B C D A A C C C D C C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B D A A B D D B C B B D B C A 46 47 48 49 50 A A C D A 二、判断题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 × × × × × ? ×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 ? × × ? × × ? ?
三、简答题
H81、(1)缓冲溶液对反应测定无干扰 (2) 缓冲组分浓度为1:1 (3) 有足够缓冲容量 (4) 缓冲溶液的p应在所需范围内 (5) 组成缓冲溶液的弱碱的pKb和弱酸的pka应接近或等于所需pOH值或pH值(pOH+pH=14) 四、计算题
83、0.06%
84、132 g
第四套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C C A A B D C B D C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A C B A B B D A B A A D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B B B C D B C A A C A C C B C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 B C B C D A A B A B D D C C 二、判断题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 ? ? ? ? × × ×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 ? × × × × ? × ?
三、简答题
81、(1)蛋白质变性和盐的浓缩,从而妨碍生长导致死亡 (2)脱水停止生命活动
82、(1)单色光的纯度或波长的精度 (2) 显色反应条件的控制(3) 样品成分中有无干扰 (4) 选择合适的空白溶液(参比溶液) (5) 选择合适的测定波长
四、计算题
83、0.02%
84、1.47%
第五套答案
第 32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C D B A D A C A C C C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A A A D D A A C D B B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 A D A C A C B D C A B A D C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 A B C D A D D B A D B C B D 二、判断题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 × × ? × ? × ?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 ? ? × × ? ? ? ?
三、简答题
81、(1)缓冲溶液对反应无干扰 (2) 缓冲溶液pH值应在所要求范围以内。为此,组成缓冲溶液的弱酸的pka应等于或接近于所需pH值,组成缓冲溶液的弱碱pkb应等于或接近于poH值,即14-poH=pH(3)缓冲组分浓度比1:1。
82、(1)干燥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和盐类浓缩,从而妨碍细菌生长导致死亡 (2) 干燥可使细菌脱水,而停止生命活动
四、计算题
83、0.1mol/L.min
84、1.57%
附件一实验室基本常识
实验室工作是科学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并从中引出反映客观实际的规律来。随随便便、粗心大意是做不出正确的实验结果的。因此,必须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下面的问题希望引起注意。
1:挪动干净玻璃仪器时,勿使手指接触仪器内壁。拿吸管时切勿用手触及其尖端需放入液体中的部位。
2:洗净的仪器要放在架上或干净纱布上晾干,不能用抹布擦拭,更不能用抹布擦拭仪器的内壁。吸管、搅
第 33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拌等用后要放在架上或底部垫有干净纱布的烧杯内,切勿乱放在实验台上,实验台要保持清洁整齐。
3:量瓶是量器,不要用作盛器。
4:量瓶等带有磨口玻璃塞的仪器塞子,不要盖错。洗涤时塞子和仪器本身要放在一起,以免弄混。不用时要用纸条把塞子和瓶口隔开。抹过凡士林的磨口玻塞要用有机溶剂将凡士林洗净后,再用纸条隔开放置。
5:不要用滤纸称量药品,也不要用滤纸作记录。
6:不要用石蜡封闭精细药品的瓶口,以免掺混。
7:标签纸的大小应与容器相称,贴在试剂瓶或烧杯的上2/3处,试管等则贴在上部。标签上应写明物质的名称、规格和浓度、配制的日期和配制人。
8:标准试剂烘干后,应以称量瓶放在干燥器中。称取后立即放回干燥器备用。
9:取用试剂和标准溶液后,需立即将试剂瓶塞严,放回原处。取出的试剂和标准溶液如未用尽,切勿倒回瓶内,以免掺混。取标准溶液时,应根据需要倒出一定量于干净烧杯内,再用移液管由烧杯中量取。不能用移液管直接由试剂瓶量取。
10:凡是发生烟雾、有毒气体和有臭味气体的实验,均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橱门应关闭,非必要时不能打开。
11:用动物进行实验时,在杀死或解剖等操作中,必须按照规定方法进行。不许戏弄动物,绝对不能用动物、手术器械开玩笑。
12:在实验室工作时要紧张严肃。不许谈天说笑,更不许大声喧哗或互相打闹。实验室的药品器材,未经允许不得带出实验室。
13:在实验过程中,要将实验的结果及时如实地记录下来,数据要记在一定的记录本中,不要随便记在纸条上,以免丢失。需要拍照的及时拍照。记录不能随意涂改。
14:要爱护仪器和节省药品。贵重仪器在使用前应熟知使用方法。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仪器的运转,告知管理人员。切勿擅自拆修。使用后应按规定登记。
实验基本操作
一:容量瓶 凡要求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必须使用容量瓶。
容量瓶的容量有大有小,均在瓶上标出(如50ml、500ml等)。瓶颈上有一刻度线,表示当液体加到此刻度时就相当于瓶上所标容量。瓶上并标有温度,通常为20?,表示瓶上所标容量是在20?时的容量。室温不在20?时,容量将会有所增减。
第 34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配制溶液时,先将溶质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再把溶液沿玻璃棒引入容量瓶;用少量溶剂冲液烧杯后倒入容量瓶,最后再添加溶剂到刻度线。加溶剂时在接近刻度线前,应改用滴管吸取溶剂添加,以免超过刻度线。装透明溶液时应使液体凹面下线与瓶上刻度线重叠;非透明溶液则应使液体凹面上线与刻度线重叠。
混匀时,一手握瓶颈并按住瓶塞;一手托瓶底,反复颠倒、摇动数次。
为了保证容量瓶的准确度,容量瓶中所装溶液温度应在20?左右,不可过高或过低,切不可直接加热;用后只能以水冲洗或用铬酸洗液浸泡,切不可放入毛刷直接刷洗;洗净后倒置放干而不能烘干;容量瓶与其瓶塞是成套固定的,不可任意更换,以免不严而漏出液体;当配制蛋白质溶液时,先在烧杯内溶解后再沿瓶壁缓缓加入,在加到刻度后再混匀,以免产生大量气泡影响观察刻度。
二:吸量管 是精密的卸量容器。实验室常用的分三种:
1:刻度吸管 这类吸管的管壁上刻印有多个刻度。刻度分为刻到尖端的及刻度不到尖端的;刻度读数有从上而下及从下而上的,用前必须分清楚。
用刻度吸量管量取液体时,若使用刻度不到尖端的,只要小心将液体放至下端最后刻度处即可。若使用刻度到尖端的吸管则要注意使用规则。北京等地生产的吸管规定:1ml(包括1ml)以上的刻度管,在放出液体后,尖端遗留的液体不应吹出,只要使管尖紧靠容器内壁转动几秒钟即可;1ml以下(不包括1ml)的刻度管则必须把尖端遗留的液体吹入容器内。这类管上一般都印有“吹”字。
若遇不明是否该吹的吸管,可作校正后(其校正法见附录)再行使用,以免产生错误。
2:移液管 此类管中部有一圆柱状空泡,只有一个刻度。由于卸出量已经固定,所以准确性比刻度吸管大。使用时,将所量取的液体慢慢放出,尖端所余少量液体不应吹出,只须在最后将管尖触及容器内壁转动几秒钟即可。这类管主要作量卸液体之用。
3:奥氏(Ostwald)吸管 这是一类特殊吸管。管下端有一卵形空泡,上端有一容量刻度。量取液体时,当所量取的液体自行流出后,必须将遗留在管尖内的少量液体吹入容器内。该管的特点是每单位容器所占管壁的面积最小,而且管内无凹凸处阻碍液体的流出,因此精确度较高。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它吸取血液、组织液和组织匀浆等黏度较大的样品。
三: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1:一般使用吸管是用拇指和中指握着管身,刻度数字对着自己,并使管与地面垂直;以食指堵塞吸管上端开口,用以控制液体的放出速度。
2:吸取液体时,应用橡皮球(洗耳球)吸取,尽量不用嘴吸。特别是浓酸、浓碱及有毒物质,严禁用嘴吸。
第 35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吸时,应把吸管插入液体的适当深度,以免发生空吸现象。吸取液体的量应超过最高刻度少许。
3:当吸管从所吸取的液体中取出后,均须用滤纸片将管外壁抹干净(特别是吸取血液等粘性液体时更需要如此)以免影响取量。
4:吸管用滤纸抹净后,将液体放至起始刻度,弃去多余液体,然后再放至所需刻度。读取刻度时,眼睛要与所读取的刻度平行。刻度一般为圆圈或弧形,平行时只能看到一条线,液体应流至液体的凹面底部正好与该条线重叠。释放液体速度要慢,不可放开食指自由下落,以免液体在管壁内附着过多而造成误差。
5:为减少误差。要选用恰当的吸管,如量取1.5ml时应选用2ml的刻度吸管,而不可选用5ml或10ml的,以1ml吸管吸取两次代替2ml也会产生误差。
6:吸管用毕,应立即用水冲洗,特别吸血液、组织匀浆等含蛋白质溶液的吸管,因蛋白质干固后将堵塞吸管的尖端。水冲后,晾干,再泡入铬酸洗液中1h以上,最后取出洗净烘干。
7: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吸管尖端和上口碰破,尖端碰破残缺,则吸量不准;上口破残,则不易控制流量。均不能使用。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玻璃仪器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如因为仪器的不清洁或污染引起蛋白质变性或抑制酶的活性,造成错误的实验结果。因此玻璃仪器的洗涤清洁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逐步养成保持所用玻璃仪器清洁、放置整齐的良好习惯。其清洗方法如下:
1:一般玻璃仪器 如试管、烧杯、量筒和锥形瓶等。先用自来水冲去污物,浸于洗衣粉或肥皂水内,用毛刷细心地刷洗内外(也可用毛刷抹肥皂或洗衣粉刷洗)务使多生泡沫,再用自来水冲洗,察看器壁上是否沾有水珠,沾有小水球表示未洗干净,应重复洗涤,直至不沾水珠为止。最后用蒸馏水少量冲洗2,3次。洗净后器皿倒置干净处晾干或烘干(量筒不可烘烤)。
2:量度玻璃仪器 如吸管、滴定管和容量瓶等。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血液、试剂等残留物(千万勿使干固),晾干后,再浸泡于铬酸清洁液中4,6h或过夜。然后用水充分冲洗,并察看是否洗净(方法同前),如已洗净再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除吸管可烘干外,其它只能倒置晾干。
五:洗涤液
实验室中除用水、洗衣粉和肥皂外,还使用一些化合物的溶液洗涤玻璃仪器。这些溶液称为洗涤液,其种类很多。先介绍几种:
1:铬酸洗液(重铬酸钾-硫酸洗液,简称洗液)这是实验室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洗液。配方很多,可根据情
第 36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况选用。如:
(1)称取重铬酸钾50g,溶于100ml水中,再慢慢边加边搅动地加入浓硫酸(工业用)400ml,若中途温度过高,则暂停待稍冷后再加。冷却后即可使用。
(2)称取重铬酸钾5g,加水5ml,搅拌,使其溶解,慢慢加入浓硫酸(工业用)100ml。待冷却后即可使用。
铬酸洗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皮肤、衣物等要避免与之接触。洗液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以防吸水。良好的洗液应呈褐红色,如溶液变成黑绿色表示已失效,无氧化能力,应更换。
2:10%,20%尿素溶液,是蛋白质的良好溶剂,用以洗涤盛过血液等含蛋白质的器皿。
3:硝酸洗涤液 用水和浓硝酸按1?1配成的硝酸溶液,可用以洗涤二氧化碳测定仪等。
六: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电动离心机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把溶液中比重不同的物质或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开的仪器。类型很多,有低速、高速、超速之分。一般实验室中常用低速离心机,最高速度为4000r/min。分为小型台式和落地式两种。基本操作如下:
1:使用前先检查离心管外套管,应完整不漏,底部应有皮垫。
2:将待;离心溶液转移到合适的离心管内。盛量以不超过离心管的2/3为宜。再将离心管放入外套管内。
3:将装有离心管的套管成对地放在已经平衡好的台秤上平衡,若不平衡,可在离心管与套管之间加水或调节离心管内容物的量使之达到平衡。
每次离心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此平衡操作。否则不能放入离心机内离心。因为若不平衡,离心时将损伤离心机的轴以至造成严重事故。应十分警惕。
4:将已平衡好的离心管和套管成对地按对称方向放入离心机中,并取出不用的空套管,盖上离心机盖。
5:开动离心机前,应检查变速旋钮,看是否在“0”位置。再打开电源开关,并慢慢扭动变速旋钮,逐步增加速度。停止时,将旋钮慢慢回到“0”位置。待离心机自动停止后,才能打开离心机盖取出样品,绝对不能用手阻止离心机转动,以免发生事故。
6:用毕,倒去套管中的水。取出皮垫,并倒置套管使其干燥。
7:使用时还应该注意:
?在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特殊响声,应立即停止离心。若是玻璃离心管破碎,应更换新的,平衡后再行离心。
?离心酸碱及腐蚀性溶液时,应避免洒落在套管内。若遇此情况应立即洗净,以免腐蚀套管。
?离心机不宜连续使用时间过长,约40min后应休息约20min,以免过热。
第 37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离心机应定期检修。每年检查一次离心机内电动机的电刷与整流子磨损情况。若有损坏应更换。
(二)酸度计 酸度计是测定溶液pH的重要仪器。
1:原理 当把一玻璃电极浸入具有一定pH的溶液中时,即产生一电极电位。其值大小与溶液的氢离子浓度有直接关系。但是无法测定出单一电极的电位。所以只能有两个不同电位的电极组成一电池,测定出其电动势,也就是两极电位的差值。为此,人为地选择一个电极作为标准,与此电极的差值就是该电极的电极电位。
在酸度计中,采用甘汞电极作为参比(标准)电极,其电极电位不受被测溶液氢离子浓度的影响。另一电极是玻璃电极也称指示电极。它由特殊玻璃膜制成,玻璃膜 内装满一种电解质如0.1mol/L盐酸。当此玻璃浸入被测溶液时,因膜两边氢离子浓度不同,则产生相应的电极电位,在不同氢离子的溶液中,产生不同的电极电位。并与甘汞电极2组成电池,测定出电动势,即可根据测得的电动势计算出被测溶液的pH。
2:使用方法
?安装电极 甘汞电极要摘去两个皮帽并擦净再装;玻璃电极极易碰坏,为防止测定过程中与烧杯底碰撞。因此,安装时要装在略高于甘汞电极的位置。
?将“pH-mV”开关拨开到“pH”位置。打开电源,指示灯亮后预热5min。
?选用与被测溶液PH值近似的标准缓冲液,倒入小烧杯中并插入电极。溶液至少要淹没过玻膜球部1/2处。
?调节“温度补偿器”使之与标准缓冲液温度相同(一般是将已配好贮存于冰箱的标准液取出后,平衡至室温)。
?根据标准缓冲液的PH,将量程拨至“0,7”或“7,14”。
?旋转“零”点调节器,使指针指在PH7.0处。
?揿下“读数开关”,指针偏转,调节“定位读数”使指针恰好指在当时温度下标准溶液的PH处。重复此操作几次,直至读数值不变为止。并切勿再动“定位调节”的旋钮。
?取下标准缓冲液,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片轻轻吸干。
?换上待测溶液,轻轻晃动几次,以便电极与溶液接触均匀。待测液的温度应与标准溶液一致。
?揿下“读数开关”,指针所指的数值即为待测溶液的PH。重复此操作几次直至读数不变为止。
?测毕。将电极洗净,玻璃电极浸泡入蒸馏水中保存备用;甘汞电极套上皮帽放入电极盒。
?关闭电源。
4:注意事项
?玻璃电极初次使用前,必须在蒸馏水中浸泡24h以上。用后浸泡于蒸馏水中以供随时可用。
第 38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玻璃电极易损坏。使用时避免碰撞或用力推擦。玻璃电极不应与强酸、碱接触太久,应尽快操作,用毕迅速以水洗净。
?甘汞电极内KCL溶液应保持饱和状态(即有少许结晶出现),液柱要接触电极丝。每次用后要及时套上两个皮帽,以免挥发干使用时不能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以防KCL稀释。
实验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在生物化学分析工作中,无论怎样谨慎地操作,测定结果总会产生误差,因此,掌握精确度与精密度实验,是进行分析工作的基础。
一:实验误差
在实际的分析工作中,由于仪器的性能,实验的技巧以及化学反应是否完全等原因,使测得的结果往往不是客观的真实值,只能是与真实值接近,所以称测得值为近似值。
测得的近似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称为误差。近似值比真实值大时误差为正,比真实值小时误差为负。表示误差的方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1:绝对误差 测得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绝对误差。以A表示真实值,a表示近似值,r表示绝对误差,则
r=a-A
如,滴定读数为20.24ml,而其真实体积为20.23ml,则绝对误差为:r=20.24-20.23=+0.01ml;
而另一滴定读数为2.033ml,其真实体积为2.023ml,其绝对误差为:r=2.033-2.023=+0.01ml。
两份测定的绝对误差均为0.01,但两份测定的体积相差10倍,可见r不能反映问题的全面,因此有另一种表示误差的方式。
2: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数为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用R表示,即:
R(%)= a-A A ×100= r A ×100
如上例滴定读数的相对误差为:0.05%;0.5%。
由此可见,两份滴定读数的绝对误差虽然相等,但当用相对误差表示时,第一份滴定比第二份滴定的准确度大10倍。显然,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R就越小,测定的准确度也就越高。所以应该用相对误差来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二:系统误差与回收率实验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第 39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有分析过程中经常性的原因造成的,在每次测定中都比较稳定的重复出现,它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有关,主要产生的原因有:
?方法误差 由于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如容量分析中等当点与滴定终点不完全符合等。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不够精密,或未进行校正所造成的。
?试剂误差 试剂或蒸馏水不纯。
?操作误差 每个人对实验条件控制不同而造成,如不同造作者对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的判断不同等。同时在操作中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损耗及污染,如奥氏吸管,用的再精心,也免不了有少量的样品沾壁而损耗,用滤纸滤过也是如此。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引起的系统误差,其特点是无论重复做多少次试验,都是经常反复出现,同真实数值之间的差距是比较一定的,并有相同的符号,(+)或(-)。为了检验系统误差的大小,衡量测定的准确度,常用回收率实验来表达。
2:回收率实验 回收率实验是在要测定的溶液中添加已知量的标准被测物,与待测的未知样品同时做平行测定,测得的添加标准物量与所添加的标准物量之比的百分率就称为回收率。
回收率(%)= (样品+标准物)测定值-样品测定值 添加标准物量 ×100
系统误差越大,回收率越低;回收率越接近100%,系统误差越小。
由于系统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稳定,重复测定可以重复出现,因而可以设法减少或校正。
3:系统误差的减免或校正 为了减免系统误差常采用下列措施:
?仪器的校正 对所用的测量仪器(如砝码、容量仪器)进行校正,以减少误差。
?做空白实验 由于试剂中含有影响测定结果的杂质或侵蚀器皿等而发生误差,可用空白实验来校正。其方法是用空白样品(即不含被测物的试剂溶液)与被测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最后将被测样品所得的测定值,减去空白实验的测得值,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用回收率实验对测得值进行校正,按上述方法求出回收率之后,对测得值可用下式进行校正:
被测样品的实际含量= 样品的分析结果(含量) 回收率
应该指出,由于真实值是无法知道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求出真正的准确度,只得用精密度来评价分析的结果。
三:偶然误差与精密度
1: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是指在某项测定中由于偶然的一些因素引起的误差,这些因素时隐时现,如仪器的
第 40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临时故障,天平两侧温度不一,电压不稳定,取样不均匀等,另外,操作者不小心也是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如吸量血液后管外擦的不净,或放出的速度不均匀等,偶然误差的大小通常用精密度来衡量。
2: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对同一样品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之间接近的程度。同一样品的一系列测值越是接近,精密度越高,表明偶然误差越小。若测定高低不一,表明偶然误差很大,精密度很低。
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来表示。偏差也分为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 个别测定值-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不计正负号)
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 算术平均值 ×100
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和误差的表示方法一样,用相对偏差表示比绝对偏差更有意义。
在实验中,对某一样品通常须进行多次平行测定,求得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分析结果。对于该结果的精密度则有多种表示方法。
?平均绝对偏差和平均相对偏差的表示法:
如 一份血样共作4次血氯测定,其结果如下:
测定结果(t) 算术平均值 个别测值的绝对偏差(d)
566mg% 9mg%
584mg% 575mg% 9mg%
570mg% 5mg%
580mg% 5mg%
平均绝对偏差(d)= 9+9+5+5 4 =7mg%
平均相对偏差= 7 575 =1.2%
在实验中,有时只做两次测定,精确度可用下式计算:
两次分析结果的差值 平均值 ×100%
不同的实验方法,允许误差的要求不相同。如用滴定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平行测定时,其各测值之间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0.2%。
?标准偏差或均方根偏差:利用绝对偏差(d)和测定次数(n)可计算出标准偏差(S.D):
S.D=??Σd2 n-1
标准偏差表示所测定的这些样品中待测物的含量变化范围。这是从生物统计推导来的一种精密度表示法,标准偏差越小表示样品中各个测值的变异度(集中或分散的程度)越小。表示越精确。其结果可以用平均值(x)
第 41 页 共 42 页
高级食品检验工复习题
?标准偏差(S.D)来表示。
3:偶然误差的减免及校正 偶然误差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有关,它来源于难以预料和不固定的因素。或是由于取样不均匀,或是由于测定过程中某些不易控制的外界因素的影响等。在生物测定法中,由于影响生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往往还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少偶然误差,一般采取的措施是:
?均匀取样 动、植物新鲜组织可制成匀浆后取样;细菌通常制成悬液,经玻璃球打散摇匀后,再量取一定体积的菌体样品进行分析;固体样品极不均匀,应于取样前先进行粉碎、混匀。
?多次取样 根据偶然误差出现的规律,如果进行多次平行测定,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就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平行测定的次数愈多,其平均偶然误差就愈少。
关于上述的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准确度和精密度的问题,有几个问题再进一步说明。
1:除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外,还有因错误操作引起的“过失误差”,如读错刻度、溶液溅出,加错试剂等。这时可能出现一个很大的误差值,此种数值应弃去不用。
2:误差与偏差具有不同的含义,误差以真实值为标准,而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由于物质的真实值一般是无法知道的,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真实值实际上只是采用了各种方法进行多次平行分析所得到的相对正确的平均值。用这一平均值代替真实值来计算误差,得到结果仍然只是偏差。
3:用精密度来评价分析的结果也有一定局限性。如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很高(即平均相对偏差很小),并不一定说明实验的准确度也很高。因为如果分析过程中存在有系统误差,可能并不影响每次测定数值之间的重合程度,即不影响精密度。但此分析结果却必然偏离真实值较大,也就是分析的准确度并不一定很高。当然若是精密度也不高,则无准确度可言。
4:在实际的分析工作中,应根据需要的准确度选择测量手段(仪器及方法)。如分析样品时,要求准确度到0.1g,只需使用台秤,不必使用分析天平。如果需要较高的准确度,又无适宜的仪器设备,则可用提高样品用量的方法来达到。